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学院新闻

【鲁商大讲堂】乡村振兴价值重构理论的“醴泉实践”

单位:MBA学院 时间:2025年05月20日 撰稿人: 浏览量:

518日上午,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第144期鲁商大讲堂在舜耕校区举行。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联合发起人、醴泉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委员会主任,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、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张志元做了题为《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探索与实践——乡村振兴价值重构理论的提出》的专题报告。MBA学院副院长孙文刚主持活动,学院师生校友近200人参加活动。

张志元如数家珍的介绍了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发展现状,从区位优势、资源禀赋、资源整合等方面总结了这一山东省乡村振兴十大优秀案例、2024年度智库建设示范案例的成功要素。他表示,该项目的缘起是为响应习总书记“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”的号召,基于多年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,希望探寻一条社科成果转化的路径。而该项目的快速发展得益于“7个有”,即有山有水、有林有地、有河有溪、有寺有祠、有名泉有温泉、有少年范仲淹、有乡建梁漱溟、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倾力支持,有山东财经大学和社会各界的助力赋能。

基于两年多时间的不断探索与提炼,张志元创新性提出“乡村振兴价值重构理论”,并在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中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。他指出,乡村振兴的热潮中通常存在重政绩、轻市场,重建设、轻创意,重资产、轻百姓,重专家、轻运营的问题。破除这些问题,首先需要构建“用工业化思维聚集产业、用商业化思维打造模式、用金融化思维构筑资产”的认知基础,并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,构建适合自身的“驱动力——状态——响应”的内在DSR逻辑体系,并在实践中打通“发现价值——挖掘价值——提升价值——增厚价值——共享价值”的价值链,实现价值重构。为了更好地推广乡村振兴的方法论,张志元总结出“望闻问切”“点线面体”“加减乘除”“塑魂育基”“精打细算”二十字口诀,帮助共建主体高效整合资源,大幅度提升区域的板块价值、历史人文价值、社会价值、生态价值以及经济价值。

在互动交流环节,现场听众针对醴泉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挑战、商业盈利模式、特色农产品开发、产业交叉赋能等问题进行了提问,张志元从农业示范引领、文化艺术赋能、多方合作共赢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解答,并邀请校友企业合作,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伟业。

孙文刚在报告总结中表示,张志元教授的实践体现了范仲淹的“忧乐”思想,也为人文社科成果的孵化提供了一个经典样板,体现了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”“人文与产业的结合”“公共治理与商业管理的结合”“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”,希望各位学员体会、构建并应用适合自己的融合方法,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精彩的篇章。


撰稿:2024-1班 高荣斌  摄影:2024-2班 宁宁  校对:孔鹏志  审核:彭留英


上一条:【鲁商大讲堂】独角兽企业:创新密码与当前形势专题讲座圆满举办 下一条:MBA学院2025届学位论文答辩圆满结束

关闭

0531-82617768

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40号

.

©2022 山东财经大学MBA学院 版权所有    鲁ICP备05001933号-2 xq